这些马脚,尤其是线下1-2刀和2-5刀的游戏,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
在一个典型的线下1-3刀常规桌游戏里,一般会有至少3个玩家会根据底牌价值的不同而采用变化非常大的开局加注数量。
。假如能看到他们在摊牌亮过的几次牌,大体就能靠这些信息拼凑出他们的翻前策略了,一旦知道对手的翻前路数,那就可以专门针对他们来调整打法,而这种针对性调整的利润是很高的。
假设你跟James玩了好几圈牌后总结出以下几点信息:
当然啦,依靠这些信息还不足以做出很强的结论,但也大概能看出些端倪了。James的做法似乎是很多低级别游戏玩家常做的事情,拿到强牌时加注量就会比较高,拿着牌力没那么强的牌时数量就会变少,而投机牌的话他一般会选择平跟。
就我的经验来说,线下低级别游戏娱乐玩家身上通常会有些相似的下注量马脚。
平跟范围:
加小注范围(通常是2-3bb):
加大注范围(通常是4-5bb):
超大加注范围(通常5bb+):
当然,具体是什么范围不同玩家肯定会有不同,但如果你在自己平常玩的低级别线下游戏发现某人的翻前加注量变化很大,那他的加注范围很可能会跟上面这些范围相似。
假设你其中一名对手翻前加注的数量跟上面说的很像,那翻前我们可以做出什么调整来剥削他/她的这些马脚:
具体做出什么样的调整,还是要根据实战碰上的情况而定。
可其实对我们影响最大的还是在面对范围强的对手时如何收紧自己的范围,也就是说,我们利用翻前加注量马脚所得的最大收益还是来自于面对强范围时省下的钱。实战的时候有很多情况透露出的加注量马脚无不是在告诉我们对手范围很强,千万不要随便乱3-bet或乱跟注,所以我们得留心这种时刻。
最后要说的是,以上所说的调整是有个前提的,就是碰上非常弱的对手才这么做,假如碰上了会玩的人,主要还是坚持使用平衡范围。
这是因为翻前你做的一系列决定所带来的影响是多重的,所以跟翻后相比,影响就会更大,毕竟整颗决策树的分支都源自于翻前的决策,因此如果把翻前处理好了,翻后自然会更容易处理好。
<spanyes';mso-ascii- mso-hansi-mso-bidi-times="" new="" roman';font-size:10.5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这就是为什么学会如何通过对手翻前下注量去识别他打法中的马脚如此重要,假如你现在还不开始学着判断对手翻前下注量的马脚,你因此错过的钱会多到超出你的想象。